温州话 话除夕

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杯觥交错中畅叙亲情,在爆竹声中辞旧迎新。


【资料图】

温州,一座已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农耕文化、海洋文化和移民文化交织,衍生出丰富的传统民俗。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衍生出的传统民俗自然五花八门,而其中又往往相互关联。

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同的是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就是华夏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承载着祖祖辈辈的生活记忆、美好憧憬,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有关温州传统民俗的描写不胜枚举,今天我们仅借几句温州话来共同感受温州的“除夕”年味。

“捣臼也着背归过年”

每当年关临近,“捣臼也着背归过年”也就成了使用率较高的一句温州俚语了,也有说“捣杵头也着背归过年”。这也是一句颇具农耕文化色彩和瓯风遗韵的俚语。我们知道过年时捣年糕的那两件石器就叫做捣杵头和捣臼。

在这句俚语中,捣杵头和捣臼应该是广义的,也泛指那些笨重的器具。意思就是一年辛苦到头了,不管该年的收成如何,都应该收拾下回家跟家人团聚。

也可以引申理解为现代人说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简简单单一个“归”字,在温州人的精神世界中包含了千丝万缕的情感。

《汉书•元帝纪》载:“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几千年的农耕经济,让“安土重迁”的思想深深渗透于大多数中国人的血液里,是人们对土地的依恋和对族群的缱绻之情。

然而,同样是“安土重迁”的温州人,却能在改革开放初期纷纷离开家乡闯荡天下,足迹遍布全世界每个角落。时至今日,遍布全世界各地的200多万温州人依然传承着先祖的血脉。每届“世界温州人大会”上,都会有上千名在外温州人欢聚一堂,叙乡情、话回归、谋发展。

“走归眙眙”,就是在外温州人每逢过年时最真切的乡情乡愁;“走归眙眙”,又何尝不是一种家国情怀?

“三十日”温州话怎么读

细心者会发现,温州人很少会用温州话读“除夕”一词。

农历十二月或为廿九天、或为三十天,因此除夕并不一定是三十日。但不管是二十九日还是三十日,温州人都称作“三十日nnyiai(音同逆)”。

首先让很多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很多北方的朋友和一些不会说温州话的孩子不能很准确发“十ssai(音同实)”和“日nnyiai(音同逆)”这俩字的音?

汉语言文化,其最精华部分体现在唐诗宋词元曲中。因为当时的中原长期饱受战乱之害,有很多人举家迁徙到江南避乱,部分来到温州,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知识群体。

特别是宋室南渡,因为地域闭塞,中原文化在温州得以世代传袭。温州话完整保留了古汉语的“四声八调”,被誉为唐宋音的“活化石”。

在“四声八调”中,入声是最有特点的中原音之一,类似“夕”“十”和“日”“逆”“实”等都属于入声字。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古汉语中的入声字和绝大多数全浊音声母字都消隐了,所以,像“夕”“十”和“日”这些入声字用现代汉语拼音方式是很难发音的,久而久之,很多人就不会读这类入声字了。

当我们了解了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在音韵体系之间的不同之处时,学习温州话也就不会太难了。

有一天你会用温州话说“三十日”时,过除夕是否就可以“更温州”了呢?

“吃饱着暖懒一厘儿不要紧”

“息儿想过年,老人想命长。”小时候特别盼着过年,尤其是吃“分岁酒”和等着大人发“压岁包儿”。我们会发现,往日里省吃俭用的母亲今天却特别的“大出手”(温州话义为出手阔绰)。

家里那张掉漆的八仙桌上摆满了十个朱红高脚碗,分别盛着酱油肉、糖糕、酱油鸡、鳗鲞、花蚶、?鱼、荸荠白、草莓等,上面都点缀了几片切成花瓣样的红萝卜。刚浇上麻油和“酱油醋”的鱼胶冻闪着钻石般的光彩,与一旁金灿灿的瓯柑相辉映,是温州人共同的美食记忆。

“娒,走来吃快!吃饱着暖,懒一厘儿不要紧!”严厉的父亲今天也像换了个人。平日里可是常板着脸呵斥:“读书严正色,书读不起讨饭袋匄(给)个你!”哪怕是因为期终考试成绩不好还属于“劳改”期,今天也都一律赦免了。

年岁渐长,行囊里的那些理想,也如同童年时口袋中那些玻璃弹珠似的,一个个丢失了。直到某一年的“三十日”分岁,望着一年才回温一次的孩子时,突然脱口而出一句“娒,吃饱着暖,懒一厘儿不要紧!”。

一句“吃饱着暖懒一厘儿不要紧”,不正是每个父母隐藏于严厉背后对子女最朴实的爱吗?

除夕是大团圆的日子。分岁酒后,还要“守岁”,用小小的红蜡烛,插在红萝卜上面,分别端到卧室、前间、道坦、镬灶间、水井头、大门口等处摆好,红红腊腊真闹暖。

三十日,祝愿大家人,沃顺境!

原标题:温州话话除夕

执笔:杨冰杰

关键词: 安土重迁 现代汉语 省吃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