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热讯:温州洞头:以税养“渔” 共话乡村振兴
从产销升级到产业融合,现代渔业发展不断走向数字化、智能化。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温州市洞头区税务局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聚焦渔业产业发展,扎实推进各项税惠政策落地落实,不断改善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资料图】
一套公寓解锁智慧养殖密码
走进温州市洞头忠斌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厂房,只见一排排整齐垒叠的蓝色“公寓”里,青蟹正安逸地吐着泡泡。
青蟹“单身公寓”
为青蟹打造的“单身公寓”,是洞头蟹农们新的技术探索。看似简单的“一蟹一盒”设置,运用立体式水循环方式,实现了养殖监测数据化、养殖模式可持续化。与传统养殖相比,减少了换季、自然灾害和同类相残等因素对青蟹生长的影响。“通过‘公寓化’智慧养殖,现在一亩大的厂房里养殖规模可达到1.6万余只,存活率从20%提高到了90%,基地收益预计可达到50余万元。”养殖户刘长霞感叹道,“收入增加了,我们还能享受到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这给了我们蟹农很大的支持。”
聚焦海岛养殖户纾困发展,洞头区税务局在落实税费支持政策的力度和速度上再下功夫,成立“海霞税韵”助渔志愿队,精准推送《渔业税收优惠政策汇编》等一揽子减免税“大礼包”,积极宣传推广“智慧渔业”养殖技术,用产业帮扶“金点子”撑起蟹农增收的“钱袋子”,帮助更多海岛养殖户找到自己的“养殖经”和“致富路”。
一场直播开辟产品销售新路
“紫菜姐姐来了!上链接……”在温州星贝海藻食品有限公司直播间,紫菜系列产品售卖一空。“紫菜姐姐”讲紫菜产品、老板潘峰讲养殖紫菜故事,直播间一片热闹景象。
站在电商直播的风口,温州星贝海藻食品有限公司开始探索“企业自播+达人直播”的直播带货新模式。作为洞头紫菜养殖、加工产业的龙头企业,温州星贝海藻食品有限公司近年来不断推进产品加工创新,并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形成了育、养、加一体化的科技链。然而受疫情影响,产品滞销成为企业发展的大难题。
“企业一年产值可达500余万元,可卖不出去这紫菜就成了‘烂菜’。多亏了税务部门牵线搭桥,给我们提供了直播带货这一好思路,也送上了税惠红包。”企业财务负责人张小微说道。一根网线,让洞头特色渔农产品紫菜登上“云端”,搭上了直播的“顺风车”,驶入新零售的“高速路”。据统计,自2022年7月开展直播以来,销售收入环比增长超过了4倍。
为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洞头区税务局依托“海岛办税服务圈2.0”模式持续优化“送惠”“献策”服务机制,主动联系、精准把脉、精细服务,打通紫菜产品销售渠道和销售市场。借力“网络直播”,紫菜真正成为了百姓的富民菜,“中国紫菜之乡”这一金名片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更加闪光。
一座渔城实现渔旅融合发展
“琐碎金鳞软玉膏,冰缸满载入关舫。”在洞头区鹿西乡,时常可见渔民们捕捞大黄鱼的丰收场面。在这座至今还未通桥的原生态海岛周围,浪高水急的深海区域搭建了一个个巨大的网箱,这里也成为了大黄鱼栖息的绝佳场所。
相较于传统网箱养殖,黄鱼岛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打造的智能生态渔城属深水离岸养殖,通过升级抗风浪深水网箱、建造中心控制塔、打造“智慧渔城”软件平台等科学化、数字化方式,实现渔业养殖可视、可测、可控,鱼苗成活率超过85%以上。“新时代渔业发展模式也需要迭代升级,在实现智能化生态养殖的过程中也多亏了税费优惠政策的一路支持。”翻开2022年以来的“减税账本”:农产品自产自销免征增值税140余万元、小型微利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10余万元……负责人郑祥武对企业未来发展底气十足,“有了资金支持,黄鱼全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一定走得更稳更远。”
近年来,黄鱼岛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深化黄鱼全产业链开发,从养殖、鲜销,到生产鱼饼、鱼丸等二次加工产品,再到开设酒店、面馆,举办“黄鱼文化节”,开发“黄鱼宴”餐饮、黄鱼垂钓、海产品伴手礼等,以黄鱼为中心不断延伸的产业发展“共富链”,帮助海岛渔民“洗脚上岸”,奏响“共富曲”。
原标题:温州洞头:以税养“渔”共话乡村振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