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最资讯丨文化消费,不止一种选择
五月,正是文艺演出繁花似锦的季节,各花入各眼。
(资料图片)
大剧院、影院、小剧场、市集,一项项活动,一场场演出,紧扣老百姓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在消费中体验文化、在文化中享受生活,成为温州市民生活中的新感受。
与传统的看电影、听戏相比,新兴的文化消费有什么不同?怎样让我们的文化消费与市民素养、城市气质双向奔赴?当下思考好这些问题,对满足百姓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
去年这个时候,轰动性的崔健首场线上音乐会,当晚直播超4000万人观看,点赞破亿,刷新了线上演出的纪录。
此后,罗大佑、刘德华、孙燕姿、周杰伦等重量级华语歌星轮番上阵,线上演唱会彻底火爆。
这种新型演艺市场的形成,是疫情环境下的被动选择,更是在网络技术不断成熟、商业模式不断完善之路上的主动探索。
2023春暖花开之际,自由交际的大门打开,各类文化演艺活动令人目不暇接。户外的阳光,新鲜的空气,远比对着一部手机更有趣。
今年初,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受邀来到乐清柳市柳南村演出,现场内外,人山人海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3月,为期三天的平阳武状元文化节,汇集了南拳武术、戏曲快闪、武状元跨马巡街、非遗项目展示、兵器展等活动,在平阳坡南街掀起了一股穿越千年浪漫的宋韵之风。
图源:平阳文旅体资讯
4月,星巢音乐节在楠溪江绽放,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节奏,汇集成户外演艺的狂欢时刻。两天时间,一票难求,全国各地近2万人聚集到永嘉楠溪江。
图源:楠溪江
4月底,为期6天的青灯市集总人流量突破20万人次,相关内容全网总浏览量超过1.6亿人次。一个在塘河边凭空生出的文化消费模式能获得如此反响,出人意料。
……
种种自由放飞、万人和声、沉浸体验的多元形式,与捧着手机独乐乐反差鲜明。
文化消费,不止一种选择。
二
文化消费是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市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指标,日益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能量极。温州,上千年的历史积淀,如何让优质的文化资源活起来,更好地服务于老百姓的生活和城市经济发展,是需要重点攻关的一项课题。
温州越剧最近受关注的热点,不是在温州的杏花路,而是在杭州的蝴蝶剧场。从3月底试演开始,温越加盟了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演出团队,如今已经开始了正式售票演出。此中惊喜,是小剧场的“火”出圈与庭院演艺的兴起。
图源:温州市越剧院
小剧场隐身于影剧院、商场、庭院,座位少、场地小,演员和观众互动性强。到小剧场看一场现场戏剧表演,时下成了不少年轻人的休闲之选。这种新兴的文化传播载体,不断释放文化消费新动能。
“在皇家粮仓赴一场《牡丹亭》的夜宴”——如此撩人的广告语,惹得外地游客“奋不顾身”地慕名而来,典型的“以文化带动旅游”。
实景、演出、体验、市集,组合成没有围墙没有幕布的新场景。庭院演艺,不仅是新艺术表现形式,更是老建筑的新商机,盘活城市街区的历史资源,拉动文旅消费的新方式。
事实上,温州南戏博物馆已经操作多年,固态是作为民国建筑与南戏文化的展示,活态是作为温州瓯剧的互动型舞台,上演了上百场的活动与演出,拥有固定的戏迷粉丝群。
五一期间的“九山书会?大宋戏仓”,将戏曲与市集交融,让年轻观众在惯性消费中不知不觉被吸引到舞台前,把戏曲的魅力烙印在年轻的视界里。
图源:温州鹿城发布
显然,激活传统文化资源,不能是单向地传达信息,而要激发年轻人主动融入、积极分享的意愿。信息碎片化、娱乐快餐化和青年亚文化圈层化的当下,对传统文化发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喜的是,近几年来,随着年轻人群体文化自信与认同感的提升,国风创意的视频、青春语态的分享、跨界融合的创意产品频频“破圈”。
三
一边是小剧场式的“深度沉浸”的体验感,一边是大剧院“正襟危坐”的仪式感,多样化的演出方式繁荣了市场,呈现了文化消费新特征,催生了文旅业态新融合新场景。
不可否认,短视频夺走了时间和粘性,年轻人喜欢的沉浸式、互动感,恰是当下剧院演出所缺乏的;当然,还有一些人宁愿花钱去市集买点小玩意,也不愿意为一场高雅演出付费。
在文化消费的多种选择下,接地气的文旅活动也许只需要一个好的创意,而高雅消费更需要细水长流的培育。这种培育至少要有四方面助力:
一是要有多元化的高水平文化供给。一个城市的精神塑造,需要经典艺术的引领。无论是戏剧话剧,还是歌剧舞剧、情景剧,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的,本地观众若也能同步享受,这对培养一座城市文化消费的自信,有着显而易见的推动作用。
图源:温州大剧院
二是养成高雅艺术付费消费的社会习惯。一直以来,温州人在文化消费、体育消费等方面,喜欢吃免费午餐。这在某方面与温州人要面子的心理有关,一些人总觉得一场高雅演出,自己能够免费弄到票,是一件倍儿有面子的事。时至今日,演出市场越来越规范化,实名制的购票途径也越来越方便,再花精力去“搞票”其实是一件事倍功半的事,不值得。踏踏实实买几张票,带着家人悠哉欣赏,不是更有文艺范的事吗?
当然,培育自费看演出,也需要相关的演出引进单位,能更多地运用市场手段,尽可能提供更大众化的消费水平。
三是需要文化的积累。通过推广全民阅读、艺术教育等,增强观众对艺术的了解,对文本的熟悉:当《天鹅湖》的旋律响起,那是永恒的爱与美;《出埃及记》的激昂,是不屈的勇气的象征……在该鼓掌的时候鼓掌,该静默的时候静默。这种观赏的感觉既微妙又共性,有着一种日常所缺乏的崇高感。它不光是与舞台上演员情感的共鸣,还与置身其中的所有观演者共同形成一种强烈的氛围。
图源:温州大剧院
四是提供更便捷的高雅消费场所。最近几年,随着各县市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各类高标准的文化消费场所陆续兴起,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日渐形成,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有了高雅文化消费的可能。毕竟,无论手机多么随心,VR技术如何进化,都无法复制亲临现场的体验。
正如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所描述的:我们为什么去看戏?因为戏剧能以无与伦比的大悲苦与大欢乐,使我们那久已板结的热血沸腾起来,从而在我们面前打开了一个焕然一新的、无限美妙的欲望与生命的世界。
特约撰稿人:温州日报朱闻武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