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颜值”的钟书阁可以“美”多久?

一进入钟书阁,就看到的巨大螺旋书架。

钟书阁的少儿图书专区,有沉浸式的感觉,仿佛进入了森林世界。

有着“中国最美书店”之称的钟书阁温州首店在浙南科技城自开业以来,凭借“高颜值”获得流量,席卷了社交软件,“打卡”队伍是一拨接一拨,本是欣喜与期待,但失望的声音也开始出现,甚至有人表示“去过一次后再也不想去”,有些还未去的人也被“劝退”,开业才3个多月,人气是否真的下降?当文化地标成网红打卡点,“文化”当头,还是“网红”先行?


【资料图】

越来越“不像”书店

灵魂要跟上美丽的外表

日前,记者来到了温州的钟书阁,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条巨大的螺旋书架,加之其上下都是反光的幕墙。两边摆放的是温州本地的非遗手艺人所做的文创艺术品,同时,书店的设计感也很强,其中很好地将瓯越文化元素如“瓯绣”“活字印刷”融进了书店的各个角落。

但充满现代感的设计和令人眼花缭乱的灯光似乎有些影响书店“读书”的本意。大量的镜面设计与灯光反射虽增加了书店的纵深感,却打破了阅读的“舒适感”,并为了保持装修的整体性,书籍分类的指示牌有些小,夹在书柜的角落。那么,读者穿行在迷宫一般的书柜和镜面之中,找到想要的书籍,似乎不是一件易事。

“现在工作日的客流量大概在300人左右,来消费和来打卡的人大概各占一半。”书店的前台工作人员介绍。这样的设计理念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书店的阅读属性,但也让钟书阁成了一个网红打卡地。

“咔嚓,咔嚓。”“身子再侧点,眼睛看这书本,对对对,保持这姿势。”一进入钟书阁,就看见一支由六七位中年阿姨组成的打卡团,围绕着旋转式书架进行拍照,书架上的书,成了她们摆拍的道具。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不少去过的网友表示:“今天去了,体验一般,到处都是来拍照的人。”因此有人发出质疑:一家书店究竟是来看书的,还是来拍照的?而当打卡风气一过,书店又该如何继续?2021年,运营了1800多天的钟书阁上海静安寺店闭门谢客就是一个例子,也值得思考。

也许可以从其他城市的钟书阁中寻找一些成功经验。钟书阁熟练地使用了“书店+”的运营模式,融合了阅读、文创、咖啡等多元业态。不仅是日常的管理运营,钟书阁还会频繁地在书店中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如一些公共阅读计划,作家签售会等。如在扬州的钟书阁周年庆时,除去一些节日促销活动,钟书阁还邀请扬州当地的作者来到现场,与读者面对面交流创作的体会与心路历程。温州钟书阁也需要跟上其他城市步伐,成立专业的运营团队人才,在美丽的外表之下,更要发挥灵魂深处的动人之意。

IP要不断“出新招”

有流量更要有“留量”

“比起书店,我更愿意称它为以书店为名的装置艺术。”这是一名网友对钟书阁的评论。“书店里看不了书”,实际上这也是当今许多文化地标所面对的困境——文化内涵与流量无法并行。最后在某处匆匆落地,所谓文化地标成了与周围环境不兼容的“飞来石”。

除了将当地的文化元素融入建筑本身,有些文化地标更是直接围绕当地著名的文化内涵与IP做文章。如青岛的茑屋海天MALL店,被评价为“能够真正看到风景的书店”。书店的布局朝向不仅与选址区域相匹配,同时更深层次地融入了青岛的海派文化和海洋元素。这些元素并没有“喧宾夺主”,而是作为书店的一部分成为服务阅读体验的一环。

文和友品牌,曾欲打造中国餐饮的迪士尼,一度传出顾客排队3天才能进场的“业界神话”。对门面招牌采取了做旧做老的形式,一时间引起了年轻人的打卡狂潮。但到如今,文和友却“褪色”了,曾立下5年开50家连锁的豪言壮志到如今也已随风飘散。

而建筑中所呈现那些所谓的文化元素是一些割裂的、无法长存的空洞符号,没有常看常新的IP品牌活动的输出,确实也会腻了。新鲜感一过,消费者也随之减少。

因此文化地标首先应该满足人们对于一座城市的文化需求,提升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文化地标只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其次文化地标带来的是经济效益,抑或是从地标自身来说,能够吸引足够多的游客、消费者为文化地标提供更多的曝光度,从而让文化地标持久地走下去。IP还要不断“出新招”,在短暂的流量之后,更要有“留量”,留住一些人,也是文化地标的意义。

深挖“文化含金量”

找到城市真正的记忆

如果摘掉所谓“文化地标”的网红光环,剩下的不过是一地鸡毛。

网红地标同质化严重,传统地标又缺乏应有的时代魅力,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做好平衡?

如何更好地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建筑与场所,把文化地标打造成一个“有文化的网红”?除了引入一些文化网红打卡地,建设现代的文化地标,是否能建设属于本土有意义的“文化网红”?

在今年市两会中,围绕“文化地标”相关的建议中,人大代表姜静雅就曾表示:“一些‘城市记忆’如城市原貌、古街古巷、古建古树,已逐渐消失、不复存在。然而这些风物景象深刻印在一代代人们的记忆中,成为我们大家共同的‘乡愁’。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注重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她希望温州能打造一座属于“城市记忆”的文化地标。

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等单位也给出了相关的答复,想要打造温州辨识度的文化标识,需要深度挖掘“最温州”的记忆,打造“最温州”的地标,传承“最温州”的文化印记。比如,积极做好城市记忆博物馆实物藏品、图片资料等收集工作,帮助甄别、筛选展品,并提供藏家信息协助藏品征集(收集)工作;充分利用国有博物馆专家力量,对场馆展陈大纲、展览展示效果、展览数字化展示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做好选址工作,在文物建筑维修、布展以及相关文物工程审批中提供职责范围内的支持。

温州好,别是一乾坤。只有将挖掘、打造、传承本土文化一脉贯通,同时让全社会积极参与,频出“金点子”,以发展为目标,以传承为理念,才能做好城市对外名片,才能讲好城市故事。

除了文化地标本身的长期可持续地运营与发展,更重要的是,我们来到文化地标时,也勿忘初心,不仅是打卡拍照留念,更是来学习和感受地标背后的文化内涵,除了有意思,更要有意义。

原标题:探寻“网红”文化地标在温州的胜算之路

“高颜值”的钟书阁可以“美”多久?

记者:戴卓蕾文/摄实习生郑懿宸毛淑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