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花了6年时间写就一篇精彩的“喂鸟记”
鹦鹉
白头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麻雀
午后雨停,露台上飞来一只八哥,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说“下午茶时间到了”……向女士打开露台的门,撒了一把米,不一会儿,八哥、麻雀、珠颈斑鸠等鸟儿“拖家带口”来进食。这是昨天下午记者在市区金桥花园向女士家看到的情景,她讲述了与这群鸟儿结缘6年来的故事。
大露台成“招待所”
一餐最多有30来只鸟
向女士是一位退休的媒体工作者,目前在市区开了一家绘画工作室。向女士说,她是2016年入住金桥花园的,当时就是看中了房子附带180多平方米的大露台。入住后,她在露台上养花种水果,一开始吸引一两只鸟儿来觅食。她投喂了几次之后,“食客”逐渐增多,一餐最多时有30来只。
“我每天准备一些小米、剩饭以及一些面包皮,撒在露台地面上,一会儿就被它们吃光了。”向女士说,这群鸟儿一天要吃三顿,中午会午休,傍晚归巢。每天观察鸟儿“聚餐”很有意思,观察久了会发现珠颈斑鸠是一对“恋人”,八哥是“一家三口”且爱吃米饭,成群的麻雀喜欢吃小米。
6年来,除了这些常驻的“食客”,还不断招来其他种类的鸟儿。“我在露台上种了一些桑树和黑豆。今年夏天,一只白头翁成了不速之客,我拿米饭招待它,它却把成熟的桑葚偷吃了。”向女士说,她用网捉住了这只白头翁,给了它一个“教训”,把它放走了。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这只白头翁带着一个小伙伴来“报复”,不仅把桑葚吃光,还把刚长的黑豆苗都啄断了。向女士驱赶时,其中一只白头翁飞进了她家中,到处拉屎。就这样“斗智斗勇”了几日,向女士主动与它和解,经常扔一些水果给它吃。最近几个月,又飞来了一只不知道什么品种的鸟,她一日三餐会多洒一些食物招待“客人”。
成了半个鸟类专家
慢慢能分辨多种鸟叫声
在与鸟儿相处的过程中,向女士从不懂鸟变成了半个鸟类专家。今年6月的一天,她在家中听到一阵急促的鸟叫声,原来是对面邻居家的鸟笼里一只鸟在上蹿下跳。后来发现,邻居家每天会把鸟笼挂在西晒的窗台前。与鸟相处了这么久,加上查阅过很多鸟类的习性和知识,她能感受到这只鸟应该很燥热,而且有中暑的迹象。于是,她敲门找邻居,但邻居不在家,于是将提醒的纸条贴在邻居家门口。
“和鸟相处久了,慢慢能分辨出鸟儿的多种叫声,知道大概是什么意思。”向女士笑着说,每天叫她起床的是一对虎皮鹦鹉。公鹦鹉是一只流浪鸟,几年前因为受伤飞到她家,她救治好它,没想到它赖着不走了。向女士经常把鸟笼打开,让它到处飞,有一次飞到外面第二天才回来,还带了一只母鹦鹉回来。后来向女士才知道,这只母鹦鹉是邻居家养的。
向女士说,怪不得那段时间公鹦鹉在家叽叽喳喳"隔空传情”,原来早与邻居家的母鹦鹉“私定终身”。邻居告诉她,母鹦鹉是在洗笼子时偷溜出来找公鹦鹉的。邻居是性情中人,便成全这一对,让向女士也收养了母鹦鹉。
不久,公鹦鹉就露出了“花心”的本来面目。有一天,向女士把鸟笼放在露台上,招来一只“第三者”,公鹦鹉与“第三者”互动起来。向女士拿出手机拍下了一场“婚姻保卫战”:母鹦鹉突然与公鹦鹉叽叽喳喳吵了起来,其间还发生了两次打斗,最终母鹦鹉驱赶了“第三者”,守住了“家庭”。这个月,母鹦鹉产下了3枚鸟蛋,随即开始了孵化,这个“家庭”已经迎来新的成员。
“这些鸟给我的退休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向女士把这些经历都拍成视频分享给朋友,朋友们都说很有趣。
日久投喂,向女士对鸟儿产生了特殊的情感。她说,鸟儿也有情绪表达,一个表情或许就是在传递某个信号。她在绘画教学中也会在学生们面前展示与鸟儿互动的过程,让学生们多画画鸟儿,在画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昨天,一民间动物保护组织的专家告诉记者,向女士的善举值得点赞,八哥、麻雀这些鸟类都是杂食动物,且与人的生活圈息息相关,人类的救助行为不会对这些动物的生态造成影响。不过,也有研究鸟类的专家表示,过度投喂行为会让野生鸟类丧失生存能力。
原标题:
她花了6年时间,写就一篇精彩的“喂鸟记”——
白头翁不吃教训来“报复”母鹦鹉打赢“婚姻保卫战”
记者金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