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爱“虽远仍到”成大学生“甜蜜的负担” 世界微速讯

刚刚过去的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1.48%的大学生存在抑郁风险,45.28%的大学生存在焦虑风险。根据浙江某高校开展的新生心理普查显示,近两年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在19%左右。

是什么,让正青春的他们陷入烦恼的漩涡中?他们,又将如何走出困境?政府、社会以及高校又推出哪些举措,以助力破解“大学烦恼”?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现象一

家长过度的爱与关心让大学生深受困扰

在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中,除了常见的学业问题、就业问题、恋爱问题外,你可能想不到原生家庭问题,也会成为困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大问题。

“有一种爱,叫‘关注你所在城市的天气’。”对于不少家长来说,孩子在外地读大学,他们就变成了“因为一个人,惦记一座城。”

如果说,这是一种克制的爱的话,还有一种就是来自家长窒息的爱:每天给孩子电话“打卡”,或是要求孩子给他们打电话汇报在学校的生活起居。

据温州某所高校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筛查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该校心理中心前来咨询的学生群体中,有95%为学生自主预约。在表现的心理问题中,原生家庭带来的困扰也占一定比例。

温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余如英在多年大学生心理咨询实践中发现,部分大学生的困扰与父母处理夫妻矛盾的方式有关。她建议,在家长经营亲子关系的同时,也要好好经营夫妻关系,这样对孩子的爱才不会过度。

温州肯恩大学太阳树心理中心督导师、中国临床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易俗分析,在孩子就读大学后,即使物理空间上的联系被切断,但来自父母的爱“虽远仍到”,往往会演变成“甜蜜的负担”。于广大家长而言,需要慢慢接受的是,大学生已经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类“爱”和关心可能也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困扰,减缓独立以及在校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的速度。除了学校和家庭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外,也需要给予他们一定的空间,尊重他们的发展规律,引导他们承担属于这个年龄的成长责任。

现象二

容易受伤、敏感对同学行为过度解读

除了外界带来的压力外,学生自己也要进行反思:作为一个成年人,你有没有提升你的心理健康素养?

“根据门诊过来的大学生群体来看,会发现很多心理问题都来源于人际交往。”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测验室心理治疗师林涨介绍,人际关系问题主要是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当然也有其他的一些原因,比如教养方式、生活环境等。

林涨分析,出现人际关系问题的学生,大多是自小在家得到的关注比较多,对精神要求比较高。但是到了学校,发现得到的包容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这部分学生平时比较内向、敏感,当碰到界线感比较强的同学时,他们就容易受伤,往往会对同学的一些行为进行过度解读,产生很多猜忌:他们是不是不喜欢我?是不是在排挤我?

现象三

部分学生“带病入学”家长不配合不理解

温州医科大学心理健康与发展办公室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戴哲茹介绍,从2006年开始,温州医科大学就对入学新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入学心理健康普查。近年来,他们发现新生在初中、高中就因为心理疾病就诊的比率在逐年升高。

温州商学院副教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吴玉伟介绍,学校从入学就开展新生心理普查,数据显示有些学生“带病入学”,一直有服药或者有服药史,在高中或者初中就有心理疾病治疗史。

余如英介绍,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现在大学生对心理疾病的普及率和就诊意愿率也提升了不少,但另一方面,一些家长仍存有病耻感,让孩子刻意隐瞒大学入学前的心理疾病治疗史或者拒绝带孩子就医,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理解、不重视自己。

现象四

一边躺平一边做梦越优秀越有压力

“在大学里,少了很多激情,虽然也会像高中一样想想未来美妙日子,但也没了动力,可能因为已经没人跟我一起做梦了吧。”在知乎上,有人这样说。

如今,有一部分学生的焦虑来源于没有了动力,一边躺平一边做梦:不想付出与努力,又想取得好成绩。吴玉伟对此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懒,还想得美。”这部分学生往往把网络作为宣泄情绪、逃避现实的工具,虽然能起到短暂性解压的作用,但也让他们陷入长期的焦虑中,由此陷入恶性循环中。

当然,确实也有部分学生存在着学业压力的现象。“我们这里的学业压力存在着两极分化,除了有学业困难、怕挂科而产生压力的学生,还有部分是成绩优异的学生,因为大家都太内卷了。”戴哲茹介绍,对于临床专业的学生来说,平均分差0.5分,往往排名就会相差十几名,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为此非常有压力。

“近年来,对人生感到迷茫困惑的大学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温州理工学院副教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陈萌萌介绍,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感到困惑和迷茫的核心本质是他的自我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总是在做别人认为重要的事情,更多的是为别人的期待而活着。当一个孩子顺利地按照父母甚至整个家族的期待进入大学,他的家庭使命完成时,他突然发现,好像不知道要做什么了,他不知道自己是谁,更不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

对策

加强联动,以文化育心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专职心理辅导师紧缺的问题,教育系统应加强与卫生健康、公安、民政、妇联、媒体等各部门的联动和协同。

2020年7月1日,浙江省统一心理援助热线——“96525”(就聊我爱我)正式上线。今年以来,我市加快推动各类心理服务热线整合,形成“心理健康一号达”便民服务,心理服务专项由96525统一受理。

针对当代部分大学生存在的对人生发展迷茫、内心价值缺失的状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心理育人,以深植中国大地的厚重文化、生命智慧加以对治,是我们首先应当做的。如温州大学推出《二十四节气幸福提升指南》,从节气与人的情绪变化中设计不同的心理疏导方式;温州理工学院开展风筝创意设计大赛,在动手中体味传统文化。

为形成学校心理育人合力,还需要积极发挥学生朋辈的力量。温州大学率先推出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3年成长培养计划,建成了一支比较专业的学生朋辈辅导员队伍,针对新入校学生的迷茫,朋辈辅导员推出了“新生抱抱团”心理适应活动,深受学生喜爱。

无论是与各部门的联动和协同,还是以传统文化育心、发挥学生朋辈的力量,高校亟需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轻轻的风轻轻的梦轻轻的晨晨昏昏”,大学的底色应当是热烈而张扬、自在与肆意的。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

亮点

公益活动可疗愈大学也推家校共育

近日,教育部、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等十七部门联合出台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

时代新人的培养离不开心理育人工作,心理育人是一种氛围、理念,也是一种方法与技术。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困局?温州有些高校已经在进行有益的探索。

如温州大学建成“学校-学院-学区-校园-社会”的五级基地、队伍体系,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该校的“幸福教育同心圆心理育人体系”获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温州商学院的做法是进行全程心理健康服务(心理摸排),从大一至学生毕业,全程贯穿心理摸排。入学时针对普查出心理问题的新生,开展心理面谈,将筛出的重点关注学生加入心理关注数据库,定期谈心谈话与心理疏导。

温州理工学院的创新性做法是从理工科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出发,开展如永生花创意设计等活动,让学生放下手机,在玩中学,在做中成长。

温州医科大学更是依托医疗优势,与附属医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建立畅通的心理危机和精神疾病鉴别、转介、治疗“绿色通道”,每周安排8名精神科医师来校为学生服务。同时,他们还构建以“生命文化”为特色的心理育人模式,用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热爱生命,深化心理育人中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教育,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推动健康人格形成。

都说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家庭,更多的则是配合学校,进行家校共育。如温州理工学院强化家校联动,在温州高校内率先推出家长微课堂,每次10分钟以内,由心理专业人士主讲,旨在搭建与家长沟通交流家庭教育方式的平台,共同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

还有一些高校为大学生搭建公益文化实践平台,让他们在公益活动中认识到自身价值,疗愈心灵。如温州医科大学搭建了“校-地-医-企”多方联动合作公益服务平台,形成“生命相髓”“川藏青光明行”“博时·急救”“生命之光·器官捐献”等公益文化育人品牌,让学生在公益实践中体悟生命意义和奉献价值。

温州大学坚持10年为唇腭裂儿童开展公益心理辅导夏令营,“能够让患儿绽放笑容,那一刻,我觉得一切都值了!”夏令营的学生如是说。

“在公益活动中,我找到了疗愈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遇见了更好的自己。”有学生表示。

原标题:记者调查

父母的爱“虽远仍到”成大学生“甜蜜的负担”

记者:胡海珍

关键词: